top of page

肝癌|Liver Cancer

1.基礎知識

 

        肝細胞癌是肝臟細胞癌變成惡性腫瘤的癌細胞。 即使在同一肝癌中,已經通過肝癌的膽管也被稱為「肝內膽管癌(膽管癌)」。由於不同的治療方式,肝細胞癌和肝內膽管癌會有所區分。

 

        通常,「肝癌」是指「肝細胞癌」。肝細胞癌通常在肝臟中復發,也到肺可能擴散部、淋巴結、腎上腺、大腦、骨骼等。

        轉移性肝癌是在肝臟以外的器官中形成的癌症已轉移至肝臟的症狀。 區別於肝細胞癌,並且根據轉移前核起源部位(首次發生的癌症)進行治療。

症狀:

        肝臟被稱為「沉默的器官」,即使有炎症或癌症,在早期幾乎沒有主觀症狀。 經常在醫療機構的定期體檢中,或在檢查其他疾病時,偶然發現肝細胞癌的存在。 在透過體檢等被指出肝功能異常或肝炎病毒感染等的時候,一定要去看醫生。當肝細胞癌持續擴散時,有些人會感到腹部腫塊壓迫感及疼痛等。

發生原因:

        B型肝炎病毒或C型肝炎病毒的持續感染(病毒長期存留在體內導致的感染)。肝炎病毒殘留在體內,隨著時間的推移重複肝細胞的炎症和再生,基因突變積累,並且最後變成癌症。

        已知病毒感染以外的因素包括大量飲酒、吸煙、飲食帶來的黃曲霉毒素(一種由黴菌產生的毒素)、肥胖、糖尿病和男性。近期,報告顯示,肝炎沒有病毒感染的問題,肝細胞癌的增加主要因素是受到脂肪肝的影響。

liver1.png
肝癌期數

​2.治療

​病期:

        肝癌的病期分類依照腫瘤大小、數量及腫瘤是否在肝臟內或是轉移來決定。病期的分類有許多種類,大多的醫師會使用日本的「臨床・病理原發性肝癌規約(日本肝癌研究會)」或是國際間使用的「TNM惡性腫瘤分類(UICC)」來說明病期。依照不同的分類規則,有可能出現同樣病期但內容有所差異。請以主治醫師的判斷為主。

liverLIST.png

日本肝癌病期分類(日本肝癌研究會)

liver_table02.png

UICC肝癌病期分類(日本肝癌研究會)

肝損害程度、Child-Pugh分類:

        在選擇治療方式時,確認肝的損害程度(肝儲量:肝臟還保有多少功能)。肝損害度是依照目前的狀態,分成A、B、C三個階段。另外,為了掌握肝臟硬化程度,會使用Child-Pugh分類。兩種分類方法都是以A~C來表示,顯示為C時的肝損害程度較高。

liver_table03.png

​肝損害程度

liver_table04.png

Child-Pugh分類

治療選擇:

        肝癌的治療以肝臟切除、腫瘤射頻消融術(RFA)、肝脈栓塞化學療法為中心。另外就是依照肝臟的狀態及腫瘤的病期情況,選擇分子標靶藥治療、肝臟移植及放射線治療。肝癌患者大多數也患有慢性肝臟疾病,在治療時除了病期分類外,肝損害程度也應一起考慮後,再做選擇。

liver_fig02.png
liver_fig02 2.png

​評估肝癌狀態及肝損害程度後進行治療

(1)手術

肝切除:

        是一種透過手術切除癌症和周圍肝組織的治療方法。在許多情況下,癌症仍會留在肝臟,如果個數是少於3以下,我們將進行切除。癌症的大小沒有特別限制,即使是超過10公分,也還是可能切除的。此外,癌症血管和靜脈血管,即使擴散到膽管,在一些癌症中,也可以進行肝切除術。

 

        但是,如有腹水,肝切除術後肝臟將無法發揮作用(肝功能衰竭)風險較高,通常會進行肝切除術以外的治療。

        根據癌症和肝功能的位置,切除方法從小範圍到多個區域大範圍的切除都有。腹腔鏡手術可能取決於癌症的位置和手術操作,可以進行手術的情況有限,通常進行剖腹手術。肝切除術後,您通常可在約1至2週內離開醫院。

 

肝移植:

        去除所有肝臟,再從供體(器官提供者)移植肝臟的治療方法。

        肝移植治療肝細胞癌

             (A)擴散至血管,除肝臟外無轉移

             (B)有一個癌細胞在5公分以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(C)癌細胞為複數在3個以下或且3公分以內

        在符合標準條件下可進行(米蘭準則)。在日本進行「活體肝臟移植」,主要是為近親提供肝臟親屬。

副作用:

        膽汁從切除的肝臟表面滲漏膽汁(出生缺陷)、出血、肝功能衰竭等。 有時膽汁滲漏是需透過再次手術治療的,但通常是通過保持引流來緩解症狀。出血需要通過再次手術進行輸血和止血。肝功能衰竭是一種肝功能根本不起作用的狀態,因此我們計劃在手術時根據肝功能狀況留下足夠的肝臟,但在極少數情況下,可能會出現肝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。

(2)藥物療法

        在肝細胞癌的藥物治療中,分子標靶藥物治療是標準治療。它是一種進行性肝細胞癌,適用在不能進行肝切除術,肝移植,穿刺局部治療,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(TACE),如果性能狀態和肝功能都很好,將進行分子靶向治療。

        對於初級治療,使用索拉非尼或樂伐替尼。如果在服用索拉非尼治療後沒有副作用的問題,並適用於Child-Pugh分類A,也就是分子靶向藥物的癌瑞格,作為二線治療。當樂伐替尼作為主要治療方法時,二級治療仍在考慮之中。

 

副作用:

        常見的副作用是四肢遲鈍、過敏、四肢腫脹、疼痛、皮疹、皮膚脫落、腹瀉、厭食、高血壓、疲勞、脫髮、噁心。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,如白細胞減少。如果在您的治療期間病情惡化,請立即諮詢您的醫生。不要自我判斷,請按照醫生的指示減量或停藥。

(3)穿刺療法

        從身體外刺穿針頭,局部所做的治療。有三種類型,經皮乙醇注射療法(PEIT),經皮微波凝固療法(PMCT),腫瘤射頻消融(RFA),與手術相比,身體負擔較輕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副作用:

        RFA的可能併發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致死率小於千分之二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疼痛,腹痛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輕度發燒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皮膚灼傷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肝功能異常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對鎮靜/止痛劑過敏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出血:需要輸血,血管栓塞或開刀治療者,約1%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燒灼穿刺路徑的腫瘤復發約1.5%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燒灼附近器官破損(心臟,肺臟,膽囊,腸胃道,腎/腎上腺,神經等)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肝臟血管/膽管損傷,造成肝功能異常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併發膿瘍,特別是在糖尿病的患者,小於1 %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敗血症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●神經性心臟及血管異常反應。

 

(4)栓塞化學治療

        肝動脈栓塞是利用正常肝臟與肝腫瘤血液供應不同的特性,將化學藥物與栓塞粒子直接注入供給肝腫瘤營養的血管。一方面可使化學治療藥物集中於腫瘤之中,提高治療的效果;另一方面阻斷腫瘤的營養供給而加速其壞死。此方法更可大幅降低一般由靜脈注射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。

 

副作用:

        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(TACE),肝動脈栓塞治療(TAE)及肝動脈化療(TAI)治療後,可能出現發熱、噁心、腹痛、厭食、肝功能不全、胸痛等狀況。副作用的程度取決於癌症的大小、擴散程度、栓塞和肝功能,除了聽取醫生對預期副作用的充分解釋外,治療後也需要休息幾個小時至半天時間。

 

 

3.療養

 

     (一)注意均衡營養,最重要的是要吃得舒適。對於慢性肝病患者,由於肝功能可能受損,需避免飲酒。此外,如果有腫脹或腹水,飲食須控制鹽份,可先諮詢您的醫生,護士,營養師等。

 

     (二)手術後1個月,減慢步調是基本的。根據體力的恢復,從散步等開始,慢慢增加運動量。在諮詢主治醫生後,可做一些激烈的運動,等到體力恢復後,肝功能也穩定,就可以逐漸恢復正常生活。

 

     (三)對於性生活沒有任何障礙,治療期間需避孕。如果您想懷孕或分娩,應先諮詢您的醫生。當您使用特殊的激素類藥物(如口服避孕藥)時,請諮詢您的醫生。

肝癌相關藥物資訊,可參考醫療助手部落格

https://www.medicalsupporter.org/medicalblog/tag/肝癌

肝癌治療方式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