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常常接觸臨床實驗報告,裡頭有一些字要是夠掌握的話,對於內容判別就無往不利。
這次跟各位分享在實驗報告裡面常有的幾個單字,希望對有興趣查閱文獻的朋友能夠有所助益。

一般近期療效,會觀察腫瘤的大小變化用以下的字來做辨識。
1. Complete Response, CR(完全有效)
經過檢查發現腫瘤的續發病變完全消失,並且沒有任何其他病況產生,以四週以上作為判別。
2. Partial Response, PR(部分有效)
經過測知或評估病灶有縮小>50%,無惡化,無新病灶出現持續四週以上。
3. No Change, NC ; Stable disease, SD(無變化)
經過測知或評估病灶有縮小<50%,無惡化,無新病灶出現持續四週以上。
4.Progressive Disease, PD(病況進展)
經過測知或評估病灶增大>25%,或是有新的病灶出現,或持續惡化。
是否有效,也就是該療法的效果,如果體內沒有發現癌細胞的話,可以稱為完全有效。一般來說如果追蹤數年後都沒有復發的跡象,一般我們稱為無發病期,也可以稱作痊癒。如果有縮小一半以上,那就會稱做為部分有效。那假如沒有變大也沒有變小,腫瘤還是維持一樣大,稱為病況穩定無變化。但是,若是很不幸的腫瘤持續惡化增生,那就會用病況進展的方式去做表示。
遠程療效大抵上使用年生存率來做判別,某些晚期患者,也有用生存品質來表示,像是疼痛舒緩狀況,作用中狀況等等用來評估。
在臨床上面,還有一個評估的工具叫做RECIST(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),這裡的CR,PR,SD,PD的解釋有所不同。裡頭的CR適用腫瘤的總大小,被歸類為CR需確認腫瘤消失四星期,每個器官最多五個病灶,最多不超過十個病變部位。PR的話,腫瘤最大徑和減少30%,那SD就簡單多了,不是CR也不是PR。PD的話,是指腫瘤最大徑和增加20%以上,或是有出現新的病灶。
本文章參考彰化基督教醫院何明霖醫師撰寫的文章,(肺癌暨衛教網)
提供各位在閱讀實驗報告時參考,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歡迎跟我們聯繫。
Comments